一旦未来台海有变,普京必然会命令俄军在欧洲行动,助中国一臂之力——在新一届北约峰会正式开幕前配资咨询平台客服24小时在线咨询,北约高层说出了以上他们所担心的事。
北约秘书长吕特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,公开对台海局势表示了担忧,强调中国大陆的军事实力正在快速增长,一旦未来中国大陆决定通过武力手段解决台湾问题,美国又根据《台湾关系法》下场支援台当局,北约恐怕也无法置身事外,只能跟着美国这个“盟主”参与到台海冲突中。
吕特认为,一旦决定在台海方向动手,中国大陆必然会推动普京政府展开行动,让北约在欧洲方向忙个不停,所以北约各国必须提前做好准备,现在增加国防开支十分重要。
吕特作出上述表态之前,特朗普政府因为不满欧洲多数国家国防开支较少,认为欧洲是在完全依靠美国确保自身安全,没有尽到作为北约成员国的义务,而不断向欧洲各国施压,要求将北约各国将国防预算在GDP中的占比,从现在的2%增加到5%。
在美方的压力之下,吕特似乎也正在尝试,要求各成员国在此次峰会上设立行动目标,确定到2032年,实现各国国防预算占GDP的5%这一目标。
可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已经反对此事,强调这种增幅不切实际。
所以,吕特现在提起台海问题,首要目的还是要劝说欧洲各国同意增加国防预算。
但从军事与地缘战略的角度看,吕特所担心的事情,确实有可能在未来变成现实。
这里要明确的是,中国与法国、德国等欧洲国家都有着相对良好的外交关系,且台海从来就不是欧洲各国的根本利益,即便有北约盟约约束,大部分欧洲国家也不会积极插手台海事务,真的派军队前往西太平洋。
俄罗斯的军演等军事行动更多的是牵制美国方面,迫使美军提前将更多力量投入到欧洲、地中海等地,导致美军无法及时在台海有变的时候,及时增兵亚太,甚至提前削弱美军在西太平洋的力量。
拿作为美国主要机动作战力量的航母战斗群来说,由于自身造船业衰落等原因,美军现在只能确保同时有5、6艘航母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投入作战,能够在一线保持常态化巡航,接到命令后立即转向前往热点地区的更少。
此次以伊冲突爆发后,美军能够立刻驰援中东的,就只有西太平洋方向的“尼米兹”号航母战斗群,等到“尼米兹”号进入印度洋后,“福特”号才刚刚从本土启程赶赴中东。
而“尼米兹”号一走,美军在西太平洋上能用的航母就只剩一艘“华盛顿”号。
面对解放军山东舰、辽宁舰以及多艘055、052D组成的庞大舰队,一个航母战斗群是绝对不够的,且福建舰应该在年内就能够入列,明年应该就能够形成战斗力。
如果在中国大陆决定对台海动手的时候,俄罗斯等方能够在地中海、中东、欧洲等方向有所行动,迫使美军将一艘航母调出西太平洋,解放军在西太平洋上就能够形成以三对一的绝对数量与战力优势,以实现区域拒止目标。
反过来说,就算美军到时候不从西太平洋调兵,没有了地中海、中东方向航母支援,美军的两个航母战斗群,也不至于对抗有陆基力量支持的解放军三航母。
况且,吕特现在提到的是普京政府可能在欧洲方向的行动,但在参会的日本、韩国代表看来,俄方可能的行动可不只是在欧洲方向。
如果俄罗斯在南千岛群岛等方向有所动作,日本自卫队、韩国军队以及驻日韩的美军部队,都必须分出一部分精力,应对俄方可能的行动。
此外,吕特现在只提到了中俄关系不断发展之下,俄罗斯可能的策应行动,而忽略了在全球范围内,中国不只有俄罗斯这一个战略伙伴。
在俄方可能的牵制动作之外,朝鲜半岛、波斯湾局势是否也会有变,同样是未来华盛顿与布鲁塞尔战略分析界不可能忽略的问题。
从这个角度看,北约现在的担忧,恰恰说明了中国积极与诸多国家发展友好关系,深化军事、地缘战略合作的正确性。
而相比完成统一大业,彻底改变西太平洋局势的现实意义,请俄罗斯等方帮忙时可能要付出的代价无疑是不值一提的。
当然,我们不能将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希望,完全寄托在俄罗斯等方的牵制配合上面,跨海登陆、阻止美国等方干预的硬仗,最后还是要解放军来打。
中国大陆近些年不断强化自身的军事建设,针对台海可能的冲突,进行军事斗争准备工作,也正是要强化解放军打大仗、打硬仗的能力。确保就算未来俄罗斯等方无法策应行动,中国也能够以一敌多,单独应对任何可能的情况,最终完成祖国统一。
鼎和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